教师特征与教学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教师特征显著影响教学质量,强调教师和课程特征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其他因素,如教学互动、沟通技巧、保持良好关系的能力、教学方法以及认知和情感因素也可能在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
1. 简介
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需要改进课程教学。但是,教师和课程的教学质量各不相同。学者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研究以确定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师的教育背景、学位、职称、性别、年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知识(PCK)、技术教学内容知识(TPACK)、教师倦怠、教学风格、学术成就、课程难度、课程类型和教学评价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这些研究表明,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师和课程对象特征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然而,由于计算技术不足、数据支撑不足,以及线下课堂教学时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困难,研究尚未揭示这些问题的性质和规律。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实施,特别是人工智能(AI)对课程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使课程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成为常态,产生了海量数据。计算教学法[29,30,31,32,33,34,35]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计算的教育研究范式,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它旨在构建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揭示教与学的规律;深入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并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数据、算法和技术。这种教育研究视角和价值的转变为揭示教师特征与课程质量之间的协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2. 教师特征与教学质量与评价的相关性
(1)教师特点和教学质量。
各种研究探讨了教师特征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教育成果。Saloviita等人[
1]确定了教师倦怠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相关性,Tan等人[
2]发现教师年龄对倦怠有显着影响。Palali等人[
3]发现教师奖学金与教学质量之间存在非线性正相关关系。Sacre等人[
4]表明,研究活跃的教师表现出更高的教学质量。Kulgemeyer等人[
5]发现教师的PCK与教学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Li等人[
6]观察到基于教师教育水平的PACK子维度的变化。Ma等人[
7]发现不同学术头衔的教师之间的教学质量存在显著差异。Han [
8]认为,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受教师性别的显著影响,而是根据他们的职称而变化。Deng等人[
9]对学生评价进行了方差分析检验,发现不同学期或教师职称没有显著差异。Gabalán-Coello等人[
10]分析了哥伦比亚一所大学工程硕士课程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发现学生重视教授的教学方法和研究经验。这些研究为探究教师特质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教师特点与教学评价。
教育学者越来越多地分析教师特征与教学评价数据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发现包括Gordon等人[
11]的观察,即女教师的教学评价分数低于男教师。Santiesteban等人[
12]发现计算机科学教学评估中的性别偏见主要影响教授的评估结果,对学生教师的评估结果影响较小。Arrona-Palacios等人[
13]指出,本科生在评估教授时很少考虑性别,而是更喜欢男教师推荐最好的教授。Flegl et al. [
14]揭示了经验对评估结果的影响大于性别,年龄在某些领域的影响更大。Bianchini等人[
15]发现,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受教师年龄、资历、性别和研究成果的影响,资历对学科和研究成果的影响不同,对评价有正向影响。Bao等[
16]发现,教师的职称等因素可以显著影响学生的评价。Joye等人[
17]表明,教师的年龄和性别会影响他们对教学的评价。Han等人[
18]指出,教师的教育和职称对学生的评价分数有重大影响。然而,他们之间的互动并非微不足道。田等[
19]发现,教师的年龄、职称、专业背景和课程学分对评价分数有正向影响,而教师的教育背景对学生评价有负面影响。此外,被评估教师的行政职位不影响学生的评估。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i等人[
20]确定大学教师的性别,年龄和头衔对学生的评价分数没有显着影响。然而,学术特征显着影响了评估分数,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和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之间存在显着差异。Binderkrantz等人[
21]发现丹麦大学中没有性别偏见,但学生倾向于对同性别教师的评价更高,这种性别偏好可能与学生对教师行为和特征的不同看法有关。这些研究为教师特征与教学评价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见解,从而指导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其他方面。
除了教师特征与教学质量和评价之间的相关性外,其他学者也研究了教师特征与教学其他方面的关系。例如,Jaekel等人[
22]发现,教师的沟通技巧,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的能力以及在课堂上花费的时间与教学质量评级和学生学习体验密切相关。Rodríguez-García等人[
23]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成绩有重大影响,积极的教学风格与更高的成绩有关。Zhang等人[
24]发现,教师的专业特征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专业协作和教学自我效能感是关键因素。Aldahdouh等人[
25]发现,教师的学习风格和背景特征与他们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实施教学改革的能力有关。Asare[
26]发现教师的认知和情感特征以及他们的教学实践对研究生的统计学习焦虑和态度有影响。Marici等人[
27]发现,教师的外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教师的评价有影响,学生更有可能接受更有吸引力的老师。最后,Khokhlova等人[
28]发现,学生在男女教师的人格特质评级中表现出性别偏见,男教师在促进学习和参与方面得分更高。
综上所述,教师特点与教学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归因于经典教育科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该范式将复杂对象分解为较低级别的组件。对人类受试者的实证研究经常面临挑战,例如不可重复性、不可验证性和对现实世界环境的有限适用性。克服这些困难对于确保研究成果的一致性和满足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需求至关重要。
This entry is adapted from the peer-reviewed paper 10.3390/systems1109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