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聚合物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History
Please note this is an old version of this entry, which may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current revision.
Contributor: , , , ,

肾脏疾病已成为全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治疗和管理构成了巨大的全球经济负担。目前,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不足以治愈肾脏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纳米技术在肾脏疾病方面的应用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潜力。然而,纳米技术具有成本高和生物利用度差等缺点。相比之下,生物聚合物不仅广泛可用,而且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基于生物聚合物的纳米系统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 nanoparticles
  • biopolymer
  • drug delivery systems
  • kidney
  • chitosan
  • cellulose
  • alginate

1. 简介

纳米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兴技术。纳米颗粒在治疗和诊断疾病中的应用是当前纳米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称为纳米医学[14]。纳米颗粒是尺寸为1-100nm的颗粒,包括无机纳米颗粒、脂质纳米颗粒、碳基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和仿生纳米颗粒[15]。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有很多,它们因纳米颗粒类型而异。常用的制备方法有脱溶剂、薄膜水合、微乳、共价交联、溶剂蒸发等[161718]。用作药物递送系统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度,促进药物跨细胞膜的运输,并延长其循环时间以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纳米颗粒可以帮助药物集中在疾病或损伤部位,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不良反应[19]。迄今为止,各种纳米颗粒已被用作肾脏靶向药物递送的载体,为肾脏疾病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生物聚合物是由生物体产生的聚合物。与合成聚合物相比,生物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反应性[42]。这些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技术和生物聚合物在基于生物聚合物的纳米系统中的结合显示出靶向药物递送的巨大潜力[4344]。基于生物聚合物的纳米系统特别有前途用于使用靶向药物载体治疗肾脏疾病。

2. 壳聚糖

壳聚糖是一种高度丰富的天然生物聚合物,来源于龙虾和螃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昆虫和真菌细胞壁[80]。壳聚糖是通过甲壳素脱乙酰形成的多糖,其化学结构由N-乙酰葡糖胺和D-氨基葡萄糖单体组成(图1)。壳聚糖的分子式为C6H114X2.壳聚糖是在甲壳素与浓NaOH溶液反应N-脱乙酰后形成的[81]。脱乙酰后,与甲壳素相比,壳聚糖由于游离氨基而获得更高的水溶性和更好的化学势[82]。壳聚糖表面的氨基导致其正电荷[42]。这对于药物输送到肾脏非常有意义,因为带正电荷的物质更容易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运输[63]。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代壳聚糖以壳寡糖的形式引入,壳聚糖成为一种可设计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大大提升了其应用前景[83]。目前,壳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不仅包括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应用[84,85,86],还包括药物递送,尤其是纳米形式[87,8889]。壳聚糖纳米颗粒易于生产,毒性低,高度稳定,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此外,壳聚糖纳米颗粒可以以受控的方式释放其封装的化学物质[90]。如前所述,低分子量的壳聚糖可以被肾脏中的梅加林受体选择性地吸收。因此,壳聚糖纳米颗粒和含有壳聚糖的杂交纳米颗粒都有效且选择性地分布在肾脏中。所有这些优点使壳聚糖纳米颗粒成为药物输送到肾脏的绝佳载体。
图1.壳聚糖的化学结构及其起源。
C. Prajapati等人[91]合成了N-乙酰化的壳聚糖纳米颗粒,能够靶向肾脏包封百里醌(TQ)以治疗出血性膀胱炎。他们使用含有N-乙酰化壳聚糖,三聚磷酸盐,TQ和甲醇的离子凝胶技术成功制备了TQ纳米颗粒制剂。TQ-纳米颗粒的结构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72.6 nm,聚合物分散指数为0.216,zeta电位为−20.7 mV。TQ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水溶性和肾脏靶向性。TQ纳米颗粒的肾脏靶向是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megalin受体对N-乙酰化壳聚糖的特异性摄取而起作用的[92]。摄取后,药物在肾脏中达到最大积累,导致药物大量释放到膀胱中,从而导致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
壳聚糖纳米颗粒不仅在出血性膀胱炎中具有重要应用,而且在从肾脏中去除有害活性氧(ROS)方面也有重要应用。M. Ahmad等[93]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离子交联法合成壳聚糖和姜黄素复合纳米颗粒。他们证明壳聚糖纳米颗粒可以作为生物吸附剂从溶液中去除镉或铜等离子。作者制备了粒径在2-40 nm范围内的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易于在水中分散。姜黄素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天然抗氧化剂,当与壳聚糖纳米颗粒结合时,对肾脏中有毒金属镉诱导的氧化应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类似地,M. Pang等人[94]使用低分子量壳聚糖包封叶黄素和塞拉醇,以制备可输送到肾脏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纳米胶束。尺寸为75.0 ± 5.0 nm的纳米胶束具有一致的球形,zeta电位为20.0 ± 3.2 mV,聚合物分散指数(PDI)为0.13±0.05。他们巧妙地通过酰胺键将柠檬康酸酐与低分子量壳聚糖连接,通过酯化反应将叶黄素与柠檬康酸酐连接起来,最后将脂溶性化合物塞拉醇添加到胶束的疏水核心中。此外,由于这些纳米胶束中存在酰胺键,可以在酸性条件下断裂,这些纳米胶束还具有PH敏感性,这有助于药物在细胞摄取后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中快速释放。这些纳米胶束的肾脏靶向是由于低分子量壳聚糖可以被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megalin受体特异性吸收,类似于肾脏特异性摄取TQ纳米颗粒的机制,如前所述[95]。纳米胶束的平均粒径为75.0 ± 5.0 nm, 球形均匀, PDI为0.27 ± 0.04, zeta电位为20.0 ± 3.2 mV.通过近红外成像观察荧光标记纳米胶束在小鼠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纳米胶束组的肾脏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更强,在肾脏中快速积累。
纳米酶是当前研究的焦点。纳米酶是具有类似酶活性的纳米材料,具有有效的催化活性和特定反应的特定机制[96]。Z. Liu等[97]设计了一种用于治疗AKI的超小纳米酶,他们利用壳聚糖、氯化钌(III)三水合物和乙酸,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 nm的纳米酶。此外,纳米酶具有多酶样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并作为抗氧化剂有效清除肾细胞中的ROS以治疗AKI。这种纳米酶优异的抗氧化性能、生物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肾脏积累使其有望进一步应用于由ROS引起的其他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

3. 纤维素

纤维素是迄今为止最丰富、最常见和可再生的天然生物聚合物,它来源于木材、棉花、细菌和真菌[9899]。纤维素是一种具有线性结构的多糖,由多个D-葡萄糖单元组成,通过β-1,4个糖苷键连接(图2)[100]。纤维素分子式为(C6H10O5)n.纤维素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使其无毒[101]。虽然纤维素不溶于水,这可能会限制其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但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形成一系列纤维素衍生物,以提高其水溶性[102]。纤维素中有结晶区和无定形区域,纳米晶纤维素是具有纳米级尺寸的结晶形式的纯纤维素[103]。纳米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酸水解、使用浓有机酸酯化、(2,2,6,6-四甲基哌啶-1-基)氧化丹基(TEMPO)介导的氧化、微生物或酶水解、高碘酸盐氧化[104]。纳米晶纤维素是一种杆状颗粒,具有出色的长径比,宽度约为5-30nm,长度约为100-500nm[105]。它还具有优越的轴向杨氏模量、高比表面积、高透明度和许多其他优异性能, 参考文献 [106,107]。因此,纳米晶纤维素不仅广泛用于药物输送,还广泛用于许多领域,例如造纸,食品生产和电子[108,109110]。在肾脏中,具有高纵横比(>10)的纳米晶纤维素与血流对齐,通过肾小球过滤,随后被肾单位从肾小管边缘重新吸收。由于递送平台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纳米晶纤维素结合的药物被递送至肾小管细胞[111]。因此,纳米晶纤维素在肾脏药物递送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图2.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其来源。
纤维素纳米晶体由于其化学改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在药物递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乳腺癌、肝癌和心肌疾病[112,113,114]。高磷血症是CKD的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晚期CKD患者的血清磷酸盐浓度与死亡率呈正相关[115]。目前,CKD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主要以透析和口服磷酸盐结合剂为主。近日,张启萌等人研制出阳离子纤维素纳米晶治疗高磷血症,可大大降低血磷水平[116]。阳离子纤维素纳米晶体比普通未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体具有更大的表面电荷,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结合阴离子(如磷酸盐颗粒)。阳离子纤维素纳米晶体是通过将阳离子化剂(例如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掺入碱性激活纤维素纳米晶体的湿法和半干法工艺获得的[117]。该研究的作者设计了阳离子纤维素纳米晶体,它是刚性棒状纳米颗粒,直径约为10nm,长度约为150nm,比表面积大,zeta电位为62.3mv。阳离子纤维素纳米晶依靠静电吸引和离子交换反应吸附磷酸根离子,结合能力约为74.3mg/g,明显高于常用的磷酸盐结合剂(如碳酸钙,约39mg/g)[118]。作者将这些阳离子纤维素纳米晶体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模型小鼠的血清磷水平迅速下降至与正常小鼠相同的水平。阳离子纤维素纳米晶通过在肠道中结合磷酸盐来治疗高磷血症,有效改善肾脏的炎症浸润。在Sam Wong等人进行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引入胺和碘取代基分别对纤维素纳米晶体上的伯羟基和仲羟基进行战略修饰,旨在作为肾脏的潜在药物递送平台[119]。纤维素纳米晶呈棒状形状,长度为164.0 ± 20.3 nm,直径为10.52 ± 0.76 nm,长径比为15.97 ± 1.7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使其在肾脏中的特异性积累,静脉注射药物后23 h内积累1% IA/g,存在15% IA/g。
在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合成、表征和生物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疏水药物的成功负载等方面有大量广泛的研究。然而,关于使用这些药物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很少[120,121]。例如,姜黄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特性的多酚化合物,可以掺入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纤维素纳米晶体中,以结合大量的姜黄素,姜黄素的添加量范围为80%至96%[122]。此外,姜黄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在缓解氧化应激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如糖尿病肾病和AKI[123,124]。因此,具有一定修饰的纤维素纳米晶体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创新应用。

4. 海藻酸盐

褐藻是最大的一组海洋大型藻类,藻酸盐是从褐藻中提取的最丰富的天然海洋聚合物[125]。海藻酸盐是一种非支链多糖,由 (1,4) 连接的 β-D-甘露糖醛酸 (M) 和 α-L-古尿酸 (G) 组成。它由M残基和G残基组成,分别形成M块或G块,或交替形成MG块(图3)[126]。海藻酸盐具有广泛的应用,从纺织和食品技术到生物医学和化学工程[127,128,129]。它在伤口敷料中具有重要应用;当应用于伤口时,它会形成保护性凝胶层,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并保持稳定的温度。此外,海藻酸盐由于其可变的密度和纤维组成而在药物递送中具有应用,这使得它易于控制药物释放速率[130]。此外,通过简单地添加交联剂(如二价钙离子)可以很容易地操纵藻酸盐,以开发不同的载体配方[131]。在各种藻酸盐配方中,藻酸盐微球因其封装具有不同性质的分子的能力而被广泛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藻酸盐本身没有肾脏靶向特性。然而,由于存在开口官能M和G基团,它可以与其他阳离子聚合物(如壳聚糖)反应,从而实现肾脏靶向能力和药物包封[132]。
图3.海藻酸盐的化学结构式及其来源.
基于上述,海藻酸盐纳米颗粒具有特定的应用和巨大的肾脏药物递送潜力。T. I. M. Ragab等人[29]使用藻酸盐包封的香芹酚形成纳米乳液,以减轻顺铂诱导的大鼠肾毒性。制备的纳米乳液主要是球形的,粒径在14至30 nm之间变化,并且带负电。纳米乳液成功显著缓解了模型大鼠肾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显示出良好的肾保护性能。在S. Heidarisasan等人进行的一项研究中[133],作者同时利用藻酸盐和壳聚糖来加载胰岛素以治疗大鼠的糖尿病肾病。纳米粒子粒径为533 nm,zeta电位为20 mv,负载能力为48.83%。口服纳米颗粒后,该制剂成功地降低了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糖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并改善了肾脏中的氧化应激条件。张善国等[134]采用W/O微流控乳液模板法制备高度球形的海藻酸钙微球,以包封用于AKI治疗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他们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形状是高度球形的。体内结果表明,负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海藻酸钙微球可有效减弱肾脏的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浸润。

This entry is adapted from the peer-reviewed paper 10.3390/pharmaceutics15082150

This entry is offline, you can click here to edit this entry!
ScholarVision Creations